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清溪书屋是康熙皇帝的寝宫,周边有观澜榭、集凤轩、疏峰、太朴等环湖景点,十分舒适宜人。
静明园十六景 其十三 镜影涵虚
铜龟,该藏品铜龟长30厘米,重15公斤。龟作昂首爬行状,神态悠然。眼平视,口微张,前足略短,后足用力蹬地,尾作锥形,龟背甲饰多钟形状的多边回形纹。
清官署名。属内属府。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所属机构有膳房、茶房、肉房及乾肉房,膳房、茶房各有银器库,设总理事务大臣,无定员,所属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及主事、笔贴式等。而在故宫中,“御茶膳房”位于太和殿东侧。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增建的一所佛楼。这是建福宫及其花园自乾隆七年始建后最后建成的一座建筑。楼进深一间,面阔七间,上下二层,楼梯设在东侧,供上下,楼内曾供有佛像若干尊。
宜芸馆在颐和园玉澜堂后。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时(1875-1908)重修。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园中的住处。
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北宋著名书院之一。白鹿洞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星子县北)。南唐升元间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时称“庐山国学”。宋太宗时诏赐《九经》,称“白鹿洞国库”。真宗咸平五年(1002)重修,仁宗皇祐五年(1053)扩建,称“白鹿洞之书堂”。自唐至北宋初,不少名人在庐山隐居并任教,后渐废圮。南宋朱熹主持南康军(治今星子)期间(1179—1181)再次重修,请皇帝赐书、题额,并延师、置书、招收生徒;又亲自制定《白鹿洞揭示》(亦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提出“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宗旨及“为学”、“修身”、“处事”、“接物”四要目。每一要目均有具体规定:“为学之序: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上述学规后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教规,元、明、清三代的书院也共同遵循,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有重大影响。此书院至明清仍存。(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2000-03)
寿峰寺位于大营镇李坪村后窑,是原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旧址。寺院石碑记载,于清朝康熙和清朝道光25年两次重修。寺院创建时间无从考证。
于2012年9月13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撷芳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
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
青龙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的乐游原上。唐时为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
青龙寺,成为唐朝皇家护国寺庙,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寺。
2022年,入选全国十大樱花地。
春秋祠,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南大街4号,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春秋祠主要建筑有乐楼、回廊、戏台、曲桥等,具有浓烈的晚清宫廷式建筑风格。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秋祠建立,系当时山西、陕西盐商集巨资拆除原关帝庙重建。2019年3月起,叙永县对春秋祠实行闭馆升级改造—对此前未对外开放的六角亭进行了排危和基础设施完善,对两侧长廊进行了防古修缮及装修装饰,将原有的文物进行分类归纳。2019年5月6日,春秋祠完成升级改造并对外开放。
2006年,春秋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9年2月16日,春秋祠被评为国家级AA级旅游景区。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窑炉之一,景德镇窑系属于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诞生于今江西省景德镇,故称景德镇窑,实际上由数个窑口组成。
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完备的陶瓷产业体系,广泛的国际影响,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深度开放城市。
景德镇窑据记载始烧于唐武德(618一626)年间。建国后发现瓷窑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窑、石虎湾窑、黄泥头窑最早,均为五代时期。
永通桥,俗称小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赵州镇永通西路路北的冶河之上。其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结构形式与安济桥(大石桥)近似,且小于安济桥,故又称小石桥,与安济桥并称“姊妹桥”。始建于唐代宗永泰年间(765年~766年),取永远通济之意而得名,已有1200多年历史,比安济桥晚160余年。 
永通桥是一座带腹拱单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桥,在桥梁“敞肩圆弧拱”的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桥长32米,宽6.34米,主拱券由20道独立拱券并列砌筑而成,大券上伏有小拱4个。桥栏长32.7米,跨径26米,拱矢5.34米,桥面宽度,东西两端各6.7米,中间6.2米。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故又称敞肩桥。桥栏板雕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中间用鸵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保留了宋代以前的手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属明代艺术风格。在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东端小券墩上雕飞马,西端券面雕鱼。从现存实物看,应为唐、明、清不同时代的作品。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13千米告成镇。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 
观星台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观星台北侧的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   观星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  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1961年3月4日,观星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1日,包含观星台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青未了位于香山静翠湖东,山脊之上。此建筑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为五间四面环廊的歇山式殿阁,殿外檐悬有乾隆御书“青未了”匾额。
位于畅春园内。
半截塔,位于围场县塔镇村半截塔完小小学校内。坐落在半截塔中学教学楼旁边,距县城37.5公里。 塔基占地面100平方米,塔高40米,塔座为正方形,边长10米,高8米。该塔为空心圆形,系单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塔正面为圆形拱门,用青灰石精细加工,砌筑而成。塔座上砖砌三层,椭圆形塔身。每层正面均留拱门,塔身上端置宝珠形塔顶。
普度寺,位于北海市城市西端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背山面海,灵动幽静,是清净的修行道场。
普度寺,距北海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9800多平方米,寺院有常住僧人约30人,可容纳居士信众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