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
注册
登录
首页
文献档案
文献专题
关系网络
知识服务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历史事件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民风民俗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景观建筑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系统说明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
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灵岳寺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灵岳寺传说先有寺后有斋堂城。辽代时重建。元年(1239年)、至正年间、清康熙22年(1683年)、雍正11年(1733年)四次重修。2003年被列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其朝向为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其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设计极为巧妙。在殿内供奉着四天王、韦陀及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寺内现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灵岳寺记》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青山寺
清山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水地湾乡老石磕自然村麻寺中灵山上,所以也称“麻寺中”。
清山寺,面东背西,八水朝拜,两旁有如钟鼓山形——钟鼓相映。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鼍偃月”,南面书“修蝀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崇庆寺
崇庆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宋元丰二年(1079年)完备塑像,明清均有扩建和修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惇本殿
殿内明间悬乾隆皇帝御书匾曰“笃祜繁禧”,为嘉庆皇帝公开被立为皇太子时乾隆皇帝所赐。乾隆六十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禅让皇位给嘉庆皇帝,这里就是当年嘉庆皇帝的寝宫(乾隆仍大权在握,住在养心殿)了。殿东西两次间隔为暖阁,内供佛像。殿前各有东西配殿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光绪皇帝4随岁入宫,就在这里学习。光绪年间,西配殿曾作为皇帝师傅的值庐。
静宜园
东宫门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
璎珞岩
璎珞岩,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的静翠湖西南面。始建于明代,是一处人工叠成的石山,有泉水流下,俗称"小瀑布",淙淙水声,悦耳动听,上边建有小亭匾书"清音",再后敞厅匾书康熙题名"绿筠深处"。
月地云居
月地云居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为佛寺。位于圆明园西面,鸿慈永祜之南。
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开国皇帝敕建,是明朝皇家寺庙。
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区。
储秀宫
储秀宫,北京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咸福宫之东、翊坤宫之北,是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明清后妃居住地。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
檐下斗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东、西配殿分别为养和殿、缓福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顶建筑。后殿丽景轩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东、西配殿分别为凤光室、猗兰馆。
清咸丰年间,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今丽景轩),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清朝退位后,婉容曾居住于此,并在装修陈设中融入西洋元素。现为1884年慈禧五十大寿时期的原状陈列。
2018年5月,故宫启动了储秀宫的照明系统。
霞标磴
霞标蹬,位于十八盘下。始建于清乾隆(公元1745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为“九曲十八盘”蹬道间的三间敞亭。在此可观霞起,乾隆帝有诗“踏蹬看霞起”句,故名霞标蹬。
广济桥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 ,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 。
倦勤斋
倦勤斋,清朝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的东北部,即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的北端,有一处建筑,面南向,北靠红墙,东西共九间,是宁寿宫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为“倦勤斋”。其正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倦勤斋”额,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显示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之所。
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大道81号,为佛教禅宗丛林,始建于隋代,现为清代重建遗存,占地面积80000余平方米。
宝光寺由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经楼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宝光寺是四川成都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收藏文物丰富的佛教寺庙。
2001年6月25日,宝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2月23日,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寺历史文化街区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
颐和轩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重修。
碧霞宫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浮丘山南端峰巅,座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后经明、清年间多次重修扩建,渐具现今规模。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林寺
云林寺,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城内西门南侧,俗称西寺,西大寺。据雍正七年(1792年)《阳高县志》载,云林寺是由皇帝下诏而建,系明代建筑。
云林寺,清光绪、宣统年间修葺扩建。
云林寺,本身的价值在主殿三面殿墙的壁画。1996 年1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浴德殿
浴德殿是建筑物名。即重华宫之西庑, 位于紫禁城内西六宫之北。殿内匾额为“抑斋”。据清高宗《圆明园长春仙馆抑斋》诗注:“长春仙馆,予为皇子时居也,颜书室曰抑斋,与重华宫西厢同。
清高宗即位后,凡园亭行馆有可静憩观书者,率以抑斋为名额”。又据清高宗《抑斋记》内有:“予向居重华宫,洁治西厢为书室,而名之曰抑斋” 。
剑山
剑山是五山家族中第三座山,山高87.33米,剑山因为山的形状像一柄出了鞘横放着的宝剑,又名剑脊山,因为山峰如刀刃,又称刀刃山。狼五山中,其他四座山都是纵向走势,惟独剑山呈横向走势。
共563条记录  第21页/共29页
首页
«
1
2
...
18
19
20
21
22
23
24
...
28
29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