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别有洞天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居福海东南隅山水间,位置隐秘,经城关出入,有纳翠楼、水木清华之阁、时赏斋、石舫。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前后,时称秀清村,1739年(乾隆四年)定名“别有洞天”。后在1751年、1762年和1803年(嘉庆八年)前后,又有多次添建和改建。是座亭台错落、环境幽雅的园中园。雍正时期曾在此处开炉炼丹,乾隆(1736-1795年在位)、嘉庆(1796-1820年在位)二帝常在此园居住。
蓬岛瑶台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作方丈、蓬莱、瀛洲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
静明园十六景 其四 竹垆山房
霞标蹬,位于十八盘下。始建于清乾隆(公元1745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为“九曲十八盘”蹬道间的三间敞亭。在此可观霞起,乾隆帝有诗“踏蹬看霞起”句,故名霞标蹬。
内阁大库,为建筑物名。建于明代,清代沿用,是内阁收贮文书、档案的库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内阁大堂之东。内阁大库为砖石结构,墙面辟窗,窗中有铁柱,外有铁板窗。其存放红本、典籍、关防等件之库房,称之为红本库
欢喜园墙外有一山峰,山腰处,凸出两块巨石,状如蟾蜍,乾隆命名为“蟾蜍峰”,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宝云阁位于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景区西侧,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
宝云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
清河道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兴华西路3号,是河北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清代道台衙署。清河道为分巡道,始设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清道光年间,清河道署由裕华路天主教堂地迁至兴华路。 
清河道署共有六套院落,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  清河道署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建筑形式为硬山布瓦顶,布局严谨,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自临兴华沿线纵向串通一座大门。共有大门、垂花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东路东跨院、西路西花厅院、西花厅后院等古建筑18栋,中轴线上四套院落布局规整,均为一正房两厢房,正厢之间有庑廊相连,正房(北房)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廊步山墙施花卉图案。各院落两侧均开便门,以便进出。在中路二进院以东,存有清河道署东跨院;在中路四套院以西,有由左旁门出,有清河道署西花厅、西花厅后院。
唐朝诗人李白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这就是镜桥名称的来源。桥上有一座八角重檐的桥亭。
山色湖光共一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这座楼阁给人的美感是一种静态美,是一种心灵与环境契合为一的美。审美主体融入在湖光山色之中,融入在这与楼共存的春花秋月、日出日落、风雪阴晴之中。
抚辰殿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属于建福宫的前殿,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蓝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前后带廊,后廊左右接抄手游廊与建福宫相连,构成一进封闭的院落。
智慧海,是颐和园最高处的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
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的西北,与御花园东北的浮碧亭相互对称呼应,正北为倚园北墙而建的位育斋,正南为千秋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m,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位于辽宁省海城市的银塔是辽宁地区迄今保存完好的辽金时期古塔之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二长街北端的百子门,斜对着重华宫的正门重华门。前院正殿为崇敬殿,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正中接抱厦3间,为改建后所添。明间开门,古钱纹棂花槅扇门4扇,其余为槛窗。殿内正中悬弘历为和硕宝亲王时亲笔书匾额“乐善堂”。联曰'圣光昭,敬诚常自勉;天伦敦叙,忠孝在躬行'。这是乾隆皇帝自拟的、由大臣张廷玉敬书的。乾隆皇帝即位前的诗集,就定名为'乐善堂'集。崇敬殿原为乾隆作皇子时的居所,乾隆五年扩建。
殿中台上设宝座,座前另配紫檀脚踏一只,风格与宝座相同。座后为三扇屏风,两侧为宫扇、香几、香筒等,香几上承太平有象和甪端各一对。东西暖阁供奉佛像,东暖阁悬挂着康熙皇帝书写的'意叶心香'匾。
兴国寺,也叫兴国禅寺,位于济南市区的千佛山上。千佛山位于山东济南市历下区。兴国寺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南依峭壁,北面泉城,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创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经扩建,改称为“兴国禅寺”
撷芳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 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06月26日,包括佛光寺在内的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广储司是康熙十六年(1677)设立的清内务府所属机构,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掌其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