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八日,嘉庆帝颁布谕旨,革大学士和珅职,下狱治罪;十五日,诏宣和珅罪状。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乾隆朝中叶为文生员,袭三等轻车都尉职;后得乾隆帝宠爱,擢御前侍卫,晋升军机大臣兼步军统领,官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事,又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并管理户部。他操柄权政,作威作福,积怨朝野。嘉庆帝即位前即知其奸,即位后,以乾隆太上皇帝在,不便处理。乾隆太上皇帝死,和珅失去依靠,嘉庆帝开始对他进行惩治。嘉庆帝宣布和珅有二十大罪,即:以拥戴自居;骑马直进圆明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乘椅轿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妄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于各路军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皇考圣躬不豫,毫无忧戚之情,谈笑如常;皇考力疾批答奏章,字迹间有未真,胆敢口称不如撕去另拟;兼管户部报销,竟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厅番众二千余,抢劫达赖喇嘛商人牛只,肆劫青海,竟驳回原折,隐匿不办;皇考升遐后,谕旨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京;大学士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结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等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所抄家产,楠木房屋奢侈逾制,多宝阁等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屿无异;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百姓称“和陵”;所藏珍珠手患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埋银三百余万两;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资本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与小民争利;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十八日,嘉庆帝令和珅在狱中自尽。死前,和珅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月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日,乾隆太上皇帝病死,享年八十九岁。嘉庆元年正月,乾隆帝举行内禅礼以后,即把皇位传与嘉庆帝,而以太上皇帝训政。实际上,乾隆帝仍然掌握朝廷大权,许多活动都是以他为中心举行的。嘉庆二年正月初一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到奉先殿行礼;又御太和殿,率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蒙古王公台吉,及外藩使臣行庆贺礼,礼成,太上皇帝还宫;又侍太上皇帝到寿皇殿行礼;还侍太上皇帝到乾清宫,赐皇子亲藩等宴。初三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御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以平定苗疆联句。初十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御紫光阁,赐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回部郡王、外藩使臣等宴,赏赍有差。十一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前往圆明园。十四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御奉三无私殿,赐皇子亲藩等宴;御山高水长,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外藩使臣等食,直到十六日均如此。十五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等宴。十六日,嘉庆帝侍乾隆太上皇帝御正大光明殿,赐大学士、尚书等宴。以上只是正月里的部分活动,其他月份的活动还有很多;嘉庆三年正月里的活动也大致如此。由此可见,乾隆太上皇帝未死前,确实还掌握着朝廷大权。乾隆太上皇帝的驾崩是比较突然的。嘉庆四年正月初一日,嘉庆帝还奉乾隆太上皇帝御乾清宫,率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蒙古王公、额驸、台吉,及外藩使臣,行庆贺礼;又侍太上皇帝御乾清宫,赐皇子亲藩等宴。初二日,乾隆太上皇帝感到身体不适,嘉庆帝在养心殿侍候,不离左右;这天晚上,乾隆太上皇帝病情加重。初三日辰刻,乾隆太上皇帝驾崩于养心殿。乾隆太上皇帝死后,清政府举行了隆重的祭葬礼,谥号纯皇帝,庙号高宗,当年九月十五日葬于裕陵(清东陵)。乾隆太上皇帝死后,嘉庆帝才开始亲政。
嘉庆四年(1799)三月初十日,四川白莲教军首领冷天禄壮烈牺牲。冷天禄,四川东乡人,原在邑务农。嘉庆元年九月,他和王三槐等人一起领导四川东乡白莲教徒起义,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嘉庆三年八月,王三槐被俘死后,冷天禄为大元帅,率众转战于川东南充、广安、定远等地。嘉庆四年三月初十日,他率领白莲教军三四千人,行至顺庆府广安州(今四川广安)城头堰地方,遭到额勒登堡统领的清军抄截。额勒登堡先派刘君辅举兵将冷天禄引诱,又派总兵杨遇春、总兵衔穆克登布各为一路,于左右山沟绕山密抄。冷天禄当时有些麻痹轻敌,大军向前进攻,他自率八百人断后。杨遇春等人争功心切,冒雨进军。冷天禄军陷入包围。尽管冷天禄手舞蛇矛,率众奋勇突围,无奈清军围困多重,冲不出去。激战中,冷天禄额部中箭,翻身落马,又中乱矛,力竭身死。冷天禄牺牲,四川东乡白莲教义军失去指挥。第二天,起义军大部队正乘船渡石笋河,清军次杨芳率兵赶到,乘义军半渡之际,突出攻击。白莲教义军大败,五艘渡船倾覆,损失惨重。
嘉庆五年(1800)二月二十四日,在马蹄冈战役中,冉天元转胜为败,不幸战死。高院场战斗之后,为了接应进入甘肃的义军,冉天元率大队北上梓潼、敛州(今剑阁)。清政府急令德楞泰自陕西回师,屯兵广元阻挡。嘉庆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德楞泰兵至马蹄冈,见白莲教军分据九个山包,排列整齐,严阵以待。他便督兵抢占黄茅岭。白莲教军遂兵分四路,每路有马兵四五百,步兵二三千,直扑下山。德楞泰也兵分四路,自领侍卫阿那保等为一路,持刀砍杀。冉天元在火石垭设伏兵万人,德楞泰被诱陷伏。清军主力进入伏击圈后,白莲教军战士猝然并起,用湿棉絮裹毛竹牌抵挡清军的弓箭火炮、轮番向前冲杀。清军被层层围困,饥渴疲劳,数路皆败。清军统帅德楞泰仅率数十亲兵,下马据山岭,以为必死。冉天元身穿蟒袍,其弟天恒草帽插花翎,带众登山,径取德楞泰。在此关键时刻,地主团练头目都司罗思举,急令兵士取石块乱击。一时间雨石纷纷,白莲教军没有防备,均弃竹牌后退,拥塞道路。这期间,冉天元坐骑中箭,跌入山涧,不幸被俘遇害,冉天恒也中箭牺牲。白莲教军失去指挥,溃不成军,乃转胜为败。马蹄冈战役后,四川白莲教军尚有万余人,他们在冉天泗、王士虎等统领下,抢渡潼河,继续和清军战斗,并一次又一次打败清军。
嘉庆五年(1800)正月二十九日,四川白莲教军首领冉天元战死清军总兵朱射斗,取得重大胜利。冉天元是四川白莲教军通江蓝号冉文俦的侄子,冉文俦牺牲后,通江蓝号义军便由冉天元率领。冉天元英勇善战,尤其会用伏兵。嘉庆五年正月十五日,冉天元乘清军大队人马赴陕甘作战、川境空虚之机,联合各路义军巧渡嘉陵江,顺利进入川西,进攻蓬溪县城。清朝统治者对此感到极为震惊,认为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事情。四川总督魁伦因此被革职留任。当起义军进抵蓬溪县的高院场时,恰与赶来征剿的清军总兵朱射斗部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搏斗。冉天元率数千义军踞山下扑,山坳伏军突出云合,将朱射斗军围困数重。朱射斗寡不敌众,遇坎落马,被白莲教义军战士斩于阵前。朱射斗以下清军参将罗定国、参领额森保、骁骑校萨英阿竺多人,也被义军斩杀。高院场激战清兵大败,嘉庆帝闻讯十分恼怒,赐令署四川总督魁伦自尽,成都将军阿迪斯遣戍伊犁,四川提督七十五逮京治罪。
嘉庆五年(1800)八月,高天升、马学礼等领导的陕西白莲教军,在西乡县法宝山地方重创清军,击毙清军提督王文雄。嘉庆五年初,清军统帅额勒登保亲自出马,调集各路清军,分头围剿陕西白莲教军。四月,白莲教军被逼至渭水以南,高天升、马学礼部南下文县。五月,为声援川西白莲教军的战斗,高天升、马学礼部打下四川龙安,分兵袭击松潘一带,川西震动。六月,陕西白莲教军夜袭陕甘总督长麟营盘,袭劫提督定柱营帐,战死原任将军富成、总兵扎尔杭阿。清军固原提督王文雄率兵追击白莲教军。当时高天升、马学礼等统率白莲教军进入陕西西乡县堰口,屯驻法宝山。王文雄分兵三路进攻。白莲教军从坳中突出一支截敌后,又从山上间道扑出一支袭其侧,其余全部出动。把王文雄团团围住。白莲教军逐渐缩小包围圈,矢如雨注,刀矛交击。王文雄心腹受矛伤十余处,并被折断左臂,当场毙命。此外,清军官兵乡勇受伤阵亡者不计其数。
嘉庆六年(1801),著名历史学家章学诚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四岁。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四十一岁时才中进士。他曾主持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文正书院。主编有《湖北通志》。协修《续资治通鉴》。他用几十年时间写成《文史通义》。在这部书中,他从古代典籍、州郡方志、金石图谱、诗文歌谣、官府簿牍、家谱传状等各方面搜取了大量资料,给后人启示了广途,开拓了眼界。他还在这部书中明辨了史书编述工作中的不同功用,即有著述,有比类。著述是根据原始史料加以润色溶铸,成为有义例有条贯的专门写作,此类是未经整理的原始史料。这两种工作缺一不可。此类替著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在这部书中,章学诚提高了方志在史学中的地位,具体指出了方志应该具有的实际内容和写作规格。《文史通义》是一部重要的史学理论著作。除《文史通义》外,章学诚还写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等。
嘉庆六年(1801),清政府重申严禁采矿政策。三月初八日,就军机大臣议驳保宁等奏请开采金砂一折,嘉庆帝谕示内阁:塔尔巴哈台所属各处金矿,在乾隆年间就禁止采挖,实力遵行,恐怕还难免有偷挖之弊,如果官为开采,必要召集多人,奸良不辨,而且甘、凉一带游民,也会纷纷到来。这些无籍百姓,聚集起来容易,遣散开来很难。对边疆地区影响太大。于是,嘉庆帝命保宁将产金处所严行封禁,勿令偷挖滋事。九月二十六日,就上年直隶总督胡季堂奏请在大名(今河北大名)地方开设铅厂,以及明安等奏大兴县民张士恒等呈请在承德府平泉州(今河北平泉县)属四道沟、云梯沟等处,自备工本,开采铜矿,嘉庆帝再一次颁谕旨,强调开矿之事断不可行。他说:开矿俱系无业游民,攒凑资本,互相邀集,趋利若鹜。傥已聚集多人,而矿藏渐竭,那时怎样把这些人遣散,难免不滋生事端。况且该地与蒙古山场相连,如果让蒙古人感到内地官民都是牟利之人,对国体影响极大。此外,现在户、工二部鼓铸用铜,照例由云南省起解运京,非常充裕,无须另筹开采。今后矿产洞口,要永远封禁,不准开采。地方官也应严加查察,不许再有私行偷挖事情发生。
嘉庆六年(1801),各地白莲教起义军处境艰危,日趋失利。这年五月,四川白莲教军首领徐天德等据守陕西白河县黄石坡,清军统帅德楞泰督兵围追。徐天德被迫东走西乡,又由西乡趋紫阳。清军固原提督赛冲阿逼于仁和新滩。当时暴雨水涨,情势急迫,徐天德在两河口因舟覆不幸溺死。九月,白莲教军重要首领尤绍周从四川太平攻入湖北竹溪,同清军西安将军赛冲阿激战失利,走陕西平利。二十七日,尤绍周在平利所属汝溪、盘龙山、岳家坪一带,与赛冲阿、温春所率五路清军冒雪激战,兵败阵亡。至嘉庆六年底,由于清政府采取剿抚并用、分兵合击、坚壁清野,结寨团练等政策,各地白莲教军相继失利,许多重要将领,例如高天升、张世陇、徐万富、王士虎、卜兴昂、王廷诏、冉天泗、赵志成、张允寿、张天伦、武怀志、王镇贤、徐天寿、王登高、郑三元等或战死,或被俘死。白莲教军虽然已陷入困境,但他们仍与强大的清军作殊死战斗。
嘉庆七年(1802)八月十一日,应蒙古亲王蕴端多尔济之请,嘉庆帝同意恢复蒙古会盟派大臣参加制度。会盟制度是清朝统治蒙古的一项重要措施。清政府规定,一旗或数旗合为一盟,在指定地点会盟。每盟设盟长一人,办理会盟事务。盟长由本盟内旗长中选任,报清朝理藩院请旨简放,由理藩院颁给印信。会盟的礼节十分隆重,届时清政府要派大臣带随行官员前往。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以派大臣参加恐致扰累蒙古各部,便停派大臣参加会盟。这次清政府恢复了派大臣参加蒙古会盟制度,遂具体决定:漠北蒙古赛音诺颜、札萨克图汗二部在乌里雅苏台会盟,与定边左副将军一同办理;土谢图汗、车臣汗二部事务,在库伦会盟解决,与库伦办事大臣一同办理。会盟的主要任务是简稽军实,巡阅边防,清理刑名,编审丁册。简稽军实即察阅兵丁,包括修理器械,练习骑射等内容。巡阅边防即对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以及清政府在蒙古族地区所设驼马牛羊牧厂的戍防。清理刑名即审理刑事诉讼案件。编审丁册即统计户口,编选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