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事件
全部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
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初五日,淇国公丘福等文武大臣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朱棣遂下诏:从永乐五年五月开始建筑北京宫殿。同时遣工部尚书宋礼往四川、吏部右侍郎师逵往湖广、户部左侍郎古朴往江西、右副都御史刘观往浙江、右佥都御史仲成往山西督理军民采木。人月给米五斗、钞三锭。命泰宁候陈珪、北京行部侍郎张思恭督理军民匠造砖瓦,人月给米五斗。命工部征天下色匠、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于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斗。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全部停止。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永乐大典》修成,明成祖朱棣亲自为此书写序。永乐元年(1403)七月,明成祖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参照《韵府群玉》、《回溪史韵》二书的例子,采集各书所载事物,按类编排,而统之以韵。解缙等奉命而行,于次年十一月编成进呈,朱棣赐名《文献大成》。不久,朱棣认为所书事物多有遗漏,又命姚广孝、刘季篪与解缙一起重新编辑,又特别命令王景、王达等五人为总裁,邹辑等20人为副总裁,陈济等为都总裁,征调中外官及四方老宿文字之士为纂修,选善书的国子监及郡县生员为缮写,由光禄寺供饮食,共2169人,开馆于文渊阁,同时,又派官员分行天下,搜求遗书,以备收录。历时五年修成,改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装订11095册。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迄今世界所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
永乐六年(1408)八月初六日,设立北京会同馆,馆址为原顺天府燕台驿。设大使、副使各一人。负责接待少数民族官员及外国使臣,掌管通译、伴送、点视贡物及在馆互市等事。
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十五日,成祖决定巡幸北京。皇太孙随从,尚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溥辅佐皇太子监国。十六日,车驾由南京出发。十八日,到达凤阳,谒皇陵。四月初一,车驾到北京,在奉天殿受朝贺。
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十四日,成祖令北京民户牧马。计丁养马,十五丁以下养一匹马,十五丁以上养二匹马。因犯罪被发配的,七户养一匹马,其罪则可消除而成为良民。从此,马匹大量繁殖,于是责令百姓收养,年十五则须牧马。而且分别于宣德四年(1429)、正统十一年(1446)将此法推行到山东、河南,渐渐成为百姓一大负担。
永乐十二年(1414),西藏黄教(即新迦当教)创始人宗喀巴派遣其弟子释迦也失进京朝见。明政府封释迦也失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宗喀巴死后,释迦也失于宣德九年(1434)再次进京,又被封为“大慈法王”。按黄教的宗教习惯,在宗喀巴死后,其两大弟子世世转生,称“呼毕勒罕”(藏语为化身之意),承传其衣钵。这两个弟子,就是后来的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解缙(1369-1415),字大绅,吉水(今属江西)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受中书舍人。曾上万言书,批评太祖政令屡改、杀戮太多等事。后被罢官八年,建文时再出仕。成祖即位后,擢侍读,直文渊阁,又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主持编纂《永乐大典》,颇受成祖重视。永乐五年(1407)以“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被谪为广西右参议,后又改任交趾右参议。永乐八年入京奏事,当时成祖北征而不在京师,解缙便私谒太子而还。汉王高煦由于解缙当年主张立高炽为皇太子,而未主张立自己,便怀恨在心,此时以“无人臣礼”进馋。于是解缙于永乐九年被下狱。永乐十三年正月,锦衣卫纪纲上囚犯名录,成祖见到解缙名字名字,便问:解缙还活着?纪纲得知此言便借机将解缙灌醉,埋于积雪中,冻而死,年四十七。其家也被抄,妻子、宗族徙辽东。解缙的著作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
永乐十四年(1416)八月,成祖下令作北京西宫。永乐十五年(1417)四月二十七日,西宫建成。中为奉天殿,殿之侧为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为奉天门,其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门之南为午门,午门之南为承天门。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共有屋一千六百三十余楹。
永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十五日,诏文武群臣集议迁都是否合宜。在此之前,成祖自北京返回京师,便决意迁都。工部请择日营建北京,成祖说:此为大事,须聚集所有廷臣商议才行。于是公、候、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军上疏曰: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实为天府之国,帝王之都。县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云集,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中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随后,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尚书、都御史等官又上疏曰:北京乃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关,西峙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土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实为帝王万世之都,应敕所司营建,以成国家悠久之计,符臣民之望。成祖采纳其议。
姚广孝(1335-1418),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十四岁削发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曾随相城道士席应真学兵法谋术,又兼善诗词古文。洪武中,僧宗泐荐于燕王朱棣,命其住北平(今北京)庆寿寺,随侍燕王二十年,成为心腹谋士。建文初,惠帝准备削藩,广孝劝燕王起兵,并为其筹划军事,自己与世子居守北平。燕王登帝位后,恢复其俗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予冠服,赐二宫人,更得成祖器重,不呼其名,而只呼“少师”。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二十八日卒,年八十四。赠荣国公,谥恭靖。成祖亲作神道碑,将其比于元朝刘秉忠。有《道余录》,对宋儒多有讥诋,但此书被其好友杨洪毁掉。广孝还曾与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