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凝晖堂是北京故宫非开放区建福宫西花园建筑群中的一座古建筑。周围有敬胜斋、碧琳馆、延春阁等建筑。各建筑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内以游廊相连,并配有山石树木,虚实得当,堪称融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于一体的佳作。 
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
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
景阳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紫禁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是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
清凉寺位于八大处公园内,证果寺以东,占地面积百亩许。清凉寺早已被毁,其旧址21世纪初是八大处苗圃的所在地。
清凉寺的前身是卢师寺。大典本《顺天府志》引《元一统志》曰:“尸陀林卢禅师寺碑有云,禅师姓卢,隋末唐初巡行沙门也。变化非常,容心罕测。或坐桑干水上泛泛而游,或陟林峦霭中往往而见。冥搜西山得此形胜,乃剪荆棘开道场。安禄山为范阳节度时,有真应寺律师惠颙,袭卢遗迹,敷演宝藏,传续慈灯。预立石室,次于卢坟。
清凉寺,碑文乃范阳节度掌书记朝议大夫守国子司业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纳撰,大唐天宝八载十月十五日建寺。西有龙潭,灵物在焉祈祷之地。”该段文字说明,隋末唐初,卢师创建了“卢师寺”。卢师圆寂以后,安葬在卢师山。唐朝天宝八年(749年),惠颙重修了卢师寺。
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卢师寺,改称“大天源延圣寺”。明朝正统十一年(1446年)重修该寺,改称“清凉寺”,沿用至今。
承乾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同样也是东六宫之首。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贞度门毗连许多库房,皇宫内御用器物大都贮藏在这里,因此,这里是宫廷禁地,昼夜都有官兵守护巡查。
汉本房

  又名汉本堂,有侍读学士4人(满、汉各2人),侍读5人(满3人,汉2人)、中书42人(满31人,汉军8人,汉3人),贴写中书16人(都是满员),供事3人。其职掌为收发通本,翻写贴黄及各项应翻为满文之文书,如上谕、碑文、册宝、祝版应译为满文者均属之。故又有翻译房之称。
敬事房是明清时期皇宫(紫禁城)里的机构,隶属内务府,负责管理太监和宫女的事务。
半截塔,位于围场县塔镇村半截塔完小小学校内。坐落在半截塔中学教学楼旁边,距县城37.5公里。 塔基占地面100平方米,塔高40米,塔座为正方形,边长10米,高8米。该塔为空心圆形,系单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塔正面为圆形拱门,用青灰石精细加工,砌筑而成。塔座上砖砌三层,椭圆形塔身。每层正面均留拱门,塔身上端置宝珠形塔顶。
静明园十六景 其十五 云外钟声
位置在颐和园西北部的耕织图景区,位于延赏亭和澄鲜堂的中间,由廊道把三座建筑物连成一体。 玉河斋也是建于清漪园时期,后来被英法联军焚毁,2003年重建。 
善化寺(Shanhua Temple),俗称南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6号。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代予以修缮,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更名善化寺。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年)所建普贤阁。善化寺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
后湖位于北京市圆明园宫廷区的北面,它以约 200 米见方的后湖为中心,环绕九个小岛,象征中国的九州,全国的疆土,取禹贡九州,“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寓意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位于故宫内。
大王庙(第二批省保),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
大王庙是藏山神晋国大夫赵武的行宫,现庙内建筑仅存大殿,据脊檩题记,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边长9.7米,平面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檐墙下建须弥座,下有青石包基。四周施单翘单昂栱,补间斗栱各一朵。
大王庙,殿内梁架前后内额与四椽袱构成井口方梁,纵横摆在稍间的中间,四角用三层抹角梁与斗栱层层挑起井口梁,下饰垂梁柱,构成“悬梁吊柱”,因此也称为“无梁殿”。
大王庙殿内山墙上有出行、回宫图,后墙有尚膳、尚服壁画80余平方米,沥粉贴金,为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长春观,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长春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弟子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著名道教宫观。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
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
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
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
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

静明园十六景 其七 溪田课耕
扁鹊庙,又名扁鹊祠,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26公里的鹊山脚下神头村西,始建于战国时期,历代均有修葺,是祭祀、谒拜华夏医祖扁鹊的古建筑群,依山而建,左右两岭相扶,九龙河穿流而过,总面积15万平方米。
扁鹊庙是中国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纪念祭祀扁鹊庙群,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其中扁鹊殿、扁鹊墓、透灵碑、回生桥、九龙柏、古代碑廊、三清殿、汉代神兽为扁鹊庙八大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00余件,其中“透灵碑”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扁鹊中医文化和中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扁鹊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2006年,扁鹊庙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7月,扁鹊庙所在神头村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20年11月, 扁鹊庙入选第一批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