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灯库,位于紫禁城西南、南薰殿东南侧,原为紫禁城内储存灯具之所。
灯库位于南薰殿东南侧、激桶处南侧,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廊房,顶覆黄琉璃瓦。灯库是紫禁城内储存灯具之所。如今,灯库是守卫故宫博物院的武警北京总队十四支队四中队的食堂。
在《乾隆京城全图》上,该建筑标为“磁器库”,此即紫禁城的“外瓷器库”。《古今地理述》上写道:“瓷器库在西华门内武英殿之南。”
悬空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
宝华殿。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位于雨花阁后昭福门内,是清宫中正殿佛堂区中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一处佛堂。
仙人承露台,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该仙人承露台,底层青山石高1.28米,砖砌方形仙台高0.96米,圆形石须弥座高2.66米,铜仙人莲花座高2.43米。
林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紫金巷,坐北朝南,西临紫金卷,背依三支街,东近镇明路,西毗邻民居。 在海曙区紫金街30号。清同治年间举人林钟峤、林钟华兄弟俩之住宅。
福宜斋、萱寿堂:寿安宫后面为第三进院,院中叠石为假山,假山的东西两侧各有三开间小殿,其中东侧小殿称“福宜斋”,西侧小殿称“萱寿堂”。
惠风亭,位于建福宫后庭院的中央,正方形,面阔各三间,重檐攒尖式顶,上覆紫色琉璃瓦,孔雀蓝琉璃瓦剪边,白石须弥座台基,周以白石栏板、云纹望柱,秀美中亦显庄重典雅。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宫花园的“玉壶冰”。
广利桥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始建,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而命名“广利桥”。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历二百余年而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
颐和园后山有一座亭叫做含新亭,它位于乐寿堂后山坡,是一座六角重檐攒尖小亭。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
北京湖广会馆坐落在西城区骡马市大街东口南侧(虎坊桥西南)。其部分建筑原为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故宅,后修建成全楚会馆。 嘉庆年间,体仁阁大学士刘权之与顺天府尹李钧简在此创建湖广会馆。会馆原来规模较小,道光十年(1830年)集资重修,升其殿宇,建筑戏楼,添设穿廊。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又置亭榭等,总面积约四千七百多平方米。
馆内有乡贤祠、文昌阁、宝善堂、楚畹堂等。园中种有竹木花草,并堆有假山、太湖石等。前清时名流学士常在此宴会唱酬,成为宣南一胜地。两湖旅京人士,更定时在此聚会、礼神和祭祀乡贤
在山西省五台县茹村乡北湾子村附近,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相传唐代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在此拜见文殊菩萨,随之建寺。始建于唐,宋代重修,民国初年又予修葺。寺区古木参天,建筑瑰丽。寺前影壁砖雕精巧,寺内殿堂楼阁皆备,一连五进院落,逐级向上,层迭有致,左右设经楼禅舍,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大雄殿台基高耸,建造富丽。无量殿全部砖构,雕刻精致。
凝道殿的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您可以乘坐以下公交线路城市观光1线、城市观光2线等。来凝道殿途径的车站有故宫东门、天安门西、故宫、故宫西门、北海等。
位于北京故宫西北隅,为寿安宫的第一进院落,旧建筑何时被毁不详,现有建筑为八十年代末期重建。
万春亭、周赏亭、富览亭、观妙亭、辑芳亭。原北京景山公园景山顶上。建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万春亭建于中峰之上,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式顶;周赏亭在中峰东边的东峰上,观妙亭在周赏亭东外侧峰上; 富览亭在中峰西边的西峰上,辑芳亭在其西外侧峰上。东、西两峰上的亭子为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式,东、西两外侧峰上的亭子为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小亭。(来源:百科合称辞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
绚秋林在香山公园“玉乳泉”西南侧,有四面出轩的单檐十字歇山式方亭一座,亭西侧巨石林立,有乾隆镌题的“叠翠”、“萝屏”、“翠云堆”、“留青”等石刻。
北远山村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该景位于大北门内偏东,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称都与农事有关,呈现浓郁田园景色。
该景修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又称课农轩。皇帝在御园中的“农村”赏景,算是对农桑的关怀。圆明园毁后,此处已逐渐形成一个不小的村落,倒是成了真正的农村了。
府君庙位于村南500米处,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有南北两殿。何年所建不详,毁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
府君庙:位于村南500米处,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有南北两殿。何年所建不详,毁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20世纪40年代,大殿成废墟,北殿残壁尚存,其刻有“白衣大士祠”的石碑和石匾完好无损。数层用青石筑的台阶也还存在,但磨损较重,可见建筑年代久远。庙西南立石马一匹,身高1.8米,长3米,1956年有人就地挖坑灌水,让石马自倒,用土掩埋。自此,再无人进地毁坏稼禾。1958年有一知情人将石马挖出砸碎,作为烧石灰的原料卖掉。1980年,此处建淄川区人民保险公司,府君庙无存。
位于畅春园内。
位于颐和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