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福平山,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原名福田寺,宋绍熙年间赐名延福寺。现存的建筑以中轴线排列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后殿和两侧厢房。
慈宁宫花园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南,始建于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名为临溪亭、咸若馆。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行大规模改建,此后虽“颇有更动”,但花园总的规模和布局始终没有大的变化。
内阁蒙古堂,又称内阁蒙古房,主要任务为翻译和记录与蒙古、西藏、回部和俄罗斯等的往来文书。
雨花阁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复建于1997年,坐落在古雨花台遗址上。阁叠三层,檐卷四重,内有巨幅云光法师说法瓷砖画,讲诉着雨花台的历史。
阁内还有一尊讲经石座,四周散缀99 粒雨花石,营造出云光法师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的场景。讲经石座后墙上,悬挂30米长《法显和尚西天取经画卷》;外阁环以南郊名胜图,陈列文物古玩仿古器物;回廊上展有著名书法家陈大羽、尉天池等的楹联。
斋座北面南,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
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位育斋位于御花园内西北,明代建,初名对育轩,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改称今名。
斋座北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
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香岩室原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是洪光寺的一组建筑。位于香山寺西部的洪光寺内,该寺建于明成化元年
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岗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镇张家坟村域内。金代(12世纪)建造。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通高18米,底周长24米,坐北朝南,底座呈八角形。金代建筑,是一座砖结构的实心花塔。坐北朝南,通高18米,周长24米。
 雨香馆为香山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 
始建于乾隆年间,到上世纪30年代,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在遗址上改建私人别墅,并更名为芙蓉馆。现存的芙蓉馆呈曲尺形状,由五间正房和四间西厢房组成。院中有一眼泉水井,名曰“涌鳌”,已干涸。现存的芙蓉馆呈曲尺形状,由五间正房和四间西厢房组成。院中有一眼泉水井,名曰“涌鳌”,已干涸。
静明园十六景 其十二 风篁清听
峡雪琴音是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它位于玉峰塔和妙高塔之间,是观景听泉的佳地,峡雪琴音北侧是翠迎亭。
万佛堂又称为“万佛龙泉宝殿”,原名是“龙泉寺”。该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磁家务凤凰岭下,最初建立是在唐代。
位于畅春园内。
练是白色的丝绸,因为这座桥架在像白练一样的水面上,所以名为练桥。桥亭为重檐四角攒尖顶。
绿云肪位于今香山饭店(虚朗斋旧址)北侧,周围老树参天,绿荫布地,乾隆年间仿热河避暑山庄之“云帆月舫”而建,形若舟舫,内设斋堂。
乾隆原诗序称:夫舟之用以水居无异陆处为利,而陆处者又以入室如在舟中为适。然而山居水宿,无事强生分别。况载舟覆舟,为鉴又岂独在水哉。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民国时期在原绿云肪遗址上修建了香山慈幼院图书馆,50年代改为小白楼。现被占用不对游人开放。
乾隆御制《绿云舫》诗曰:“园中水皆涓涓细流,不任舟楫,因仿避暑山庄内云帆月舫斋室而经舫名之。盖自欧阳氏画舫而后人多慕效之者,夫舟之用以水居无异陆处为利,而陆处者又以入室如在舟中为适。然则山居水宿,无事强生分别。况载舟覆舟,为鉴又岂独在水哉”!
[文华殿|内阁大库|实录库]:起居注收录处
海藏寺,又称清华禅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城西北2.5公里处,占地13460平方米。是中国西北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因寺院周围林泉茂盛、无量殿藏有经文而得名;明宪宗赐名清华禅寺,故又称清华禅寺;清朝时,康熙皇帝亲家孙思克题写寺名海藏禅林。
海藏寺是凉州乃至西北最有影响力的佛教活动道场、现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宝刹,在凉州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寺院,对研究甘青地区古代建筑史、建筑技术、建筑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宝相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北部,明代原为咸若馆东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为楼式建筑,是园中主体建筑咸若馆的东配楼,清代时为皇太后、太妃们的礼佛之所。
金华市东阳市南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