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宝华殿。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位于雨花阁后昭福门内,是清宫中正殿佛堂区中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一处佛堂。
福宜斋、萱寿堂:寿安宫后面为第三进院,院中叠石为假山,假山的东西两侧各有三开间小殿,其中东侧小殿称“福宜斋”,西侧小殿称“萱寿堂”。
丽景轩为储秀宫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
隆昌寺 (Longchang Temple),原名千华寺。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自宝志创寺以来,已逾1500余年。据《宝华山志》记载:“宝华律宗为金陵四百八十大梵刹最上者。”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令宝华山律院住持、律师赴京放皇戒(即授御戒),宝华的名望随之日高。该院先后授戒70余期,全国僧尼均来此受戒,以为正宗。
隆昌寺,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海外。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不少僧尼曾来此受戒。解放后,1955、1957和1992年三次举行授戒活动,受戒僧尼1000多人。
隆昌寺规模宏大壮观,鼎盛时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现存的几口大铁锅一次即可煮米千余斤。
惠风亭,位于建福宫后庭院的中央,正方形,面阔各三间,重檐攒尖式顶,上覆紫色琉璃瓦,孔雀蓝琉璃瓦剪边,白石须弥座台基,周以白石栏板、云纹望柱,秀美中亦显庄重典雅。
武英殿建筑群为前后两重,由武英门、武英殿、敬思殿、凝道殿、焕章殿、恒寿斋、浴德堂诸殿堂以及左右廊房63楹组成。
四照亭北门上为“鸢飞鱼跃”(yuān fēi yú yuè)四字。原为唐代韩愈于贞元二十年贬为阳山县令的自勉之作,飞动婉转,气贯长虹。此石刻为清代书法家翟云升临摹,惟妙惟肖。
圣水寺,始建于唐广明年间(公元 880 年),明正统元年(1436 年)以“圣水”名之。古寺旧址在今观音殿后崖壁下,今寺为 1985 年以后所修建 。据民国版《绵阳县志》载:“圣水寺:治西十五里。建自前明,雍正时重修”。 
圣水寺,位于绵阳市城西涪江右岸的塔子山风景区,自古以龙泉圣水著名,最初名“甘泉寺”,其历史可上溯至唐永徽年间(公元 650~655 年),已历 1300 余年,堪称川西北历史悠久的古刹之一。据《绵阳县志》记载,赤壁古有《圣水龙湫记》摩崖题刻,其文云:“名山院西崖,壁下有龙湫焉,祷雨辄应。唐永徽中,名‘甘泉’,元曰‘阜名泉’,明曰‘圣水’。明正统元年(公元 1436 年)建寺,因以名之。”圣水寺观音殿后崖壁下,“龙湫”尚存,清泉常满。
圣水寺,1991年被绵阳市列为四川省重点寺院。
云光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的西南隅,楼内匾额曰“养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形制仿自建福宫花园的“玉壶冰”。
历史上的御书房是皇帝读书藏书的地方。“御书房”三字取自乾隆八玺之“御书房鉴藏宝”玺篆体真迹。
“汇流澄鉴”四字匾额原为乾隆在四库全书存放地文渊阁的御笔亲书,意即汇集知识之源,洞悉古今之理。
是钦定编纂书籍校勘装潢的地方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大报恩寺,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高78.2米,九层八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按明代官方史料,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正式名字为“第一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南方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凝道殿的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您可以乘坐以下公交线路城市观光1线、城市观光2线等。来凝道殿途径的车站有故宫东门、天安门西、故宫、故宫西门、北海等。

舜王庙是浙江省绍兴市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舜王庙又名大舜庙,是越中三舜庙之一(另一在上虞、一在余姚),它以殿宇宏伟、结构独异、雕刻精湛闻名于世,受到国内外建筑学家和艺术家的珍视。系绍兴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舜王庙在绍兴城东南 43 公里的舜王山巅,重建干清代咸丰年间,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重修。

2020年2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自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将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位于北京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西倚宫墙,东与符望阁相望。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凝晖堂而建。
轩广三间,前出廊。覆歇山卷棚顶,绿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轩内隔为三室,南称得闲室,北为佛堂。室内有通道可北通竹香馆。
轩前东南侧横亘一道以彩色石片贴面的短垣,北侧则以游廊东与符望阁相接,将玉粹轩前隔出自成一体的小院。轩南与石山相连,有蹬道可达山顶。
镇岗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镇张家坟村域内。金代(12世纪)建造。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通高18米,底周长24米,坐北朝南,底座呈八角形。金代建筑,是一座砖结构的实心花塔。坐北朝南,通高18米,周长24米。
永通桥,俗称小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赵州镇永通西路路北的冶河之上。其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结构形式与安济桥(大石桥)近似,且小于安济桥,故又称小石桥,与安济桥并称“姊妹桥”。始建于唐代宗永泰年间(765年~766年),取永远通济之意而得名,已有1200多年历史,比安济桥晚160余年。 
永通桥是一座带腹拱单孔并列券敞肩式石桥,在桥梁“敞肩圆弧拱”的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桥长32米,宽6.34米,主拱券由20道独立拱券并列砌筑而成,大券上伏有小拱4个。桥栏长32.7米,跨径26米,拱矢5.34米,桥面宽度,东西两端各6.7米,中间6.2米。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故又称敞肩桥。桥栏板雕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中间用鸵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保留了宋代以前的手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属明代艺术风格。在各小券的撞券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东端小券墩上雕飞马,西端券面雕鱼。从现存实物看,应为唐、明、清不同时代的作品。
景运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清沿明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