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景明楼位于北京颐和园练桥和柳桥之间,始建于1750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
[文华殿|内阁大库|实录库]:起居注收录处
九经三事殿,清朝康熙时大型离宫畅春园正殿,为康熙帝驻跸畅春园时临朝礼仪之所,其作用相当于清紫禁城太和殿和乾清宫一区(太和殿为大朝之所,乾清门为常朝之所,九经三事殿为常朝,兼有一部分大朝的功能)以及雍正后后五朝的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和光绪时的颐和园仁寿殿。毁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纵火。
日涉园,位于江苏泰州海陵南路436号乔园宾馆内,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朝万历年间陈所蕴修建的私人住宅园林。日涉园其名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泰州人又多称之为“乔园”,因为此园曾一度被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占有,故有此称。
福胜寺位于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光村。寺区林荫蔽日,寺址高耸。建筑高低层迭,错落有致。
宁寿门在皇极门北,是宁寿宫区建筑的第二道宫门。这一区域原为明代一号殿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为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门制依乾清门制度改建,门名仍沿旧称。
宜芸馆在颐和园玉澜堂后。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时(1875-1908)重修。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园中的住处。
府州城为陕北著名的古代军事要塞,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镇东部,历史上曾为西夏的鏖战之地。城墙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头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崇本书楼,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北隅卫辉古城内,望京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全国保存完整、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  1986年,被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历十九年(1591)冬动工修建
昭德门位于故宫太和门旁,是游人的必经之路,可谓故宫的"黄金地段"。其东侧崇楼原来是文物库房,常年用于存放旧展柜等物昭德门东侧设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只是故宫在博物馆日举办的活动之一。周五,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将在钟表馆、珍宝馆门前设立固定接待台,每半个小时为观众免费讲解一次。 崇楼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能同时接待100名左右青少年及散客
玉峰塔也称“大塔”或“定光塔”,位于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主峰上香积寺内。“玉峰塔影”是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塔顶距地面150米,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塔。
府君庙位于村南500米处,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有南北两殿。何年所建不详,毁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
府君庙:位于村南500米处,坐北朝南,占地450平方米,有南北两殿。何年所建不详,毁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20世纪40年代,大殿成废墟,北殿残壁尚存,其刻有“白衣大士祠”的石碑和石匾完好无损。数层用青石筑的台阶也还存在,但磨损较重,可见建筑年代久远。庙西南立石马一匹,身高1.8米,长3米,1956年有人就地挖坑灌水,让石马自倒,用土掩埋。自此,再无人进地毁坏稼禾。1958年有一知情人将石马挖出砸碎,作为烧石灰的原料卖掉。1980年,此处建淄川区人民保险公司,府君庙无存。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重修。
园内景观可用“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来形容。在苑林区的前湖中有一个大岛,岛上有瑞景轩、林香山翠、延爽楼三座建筑物。延爽楼是个三层高的大楼阁,是畅春园的制高点,可南眺朝寝,北望碧波。
仙人承露台,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该仙人承露台,底层青山石高1.28米,砖砌方形仙台高0.96米,圆形石须弥座高2.66米,铜仙人莲花座高2.43米。
内阁蒙古堂,又称内阁蒙古房,主要任务为翻译和记录与蒙古、西藏、回部和俄罗斯等的往来文书。
双龙桥,修建于明朝时期,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问十村,东西横跨于小草河上,是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为表明拥护清政府治藏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坚定立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启程东行,为乾隆皇帝祝寿,在承德祝寿毕,便于当年九月初二日到京,驻锡西黄寺。十一月初二日下午,因病在西黄寺内圆寂。
乾隆皇帝为之辍朝以示哀悼,并令京城各寺为六世班禅诵经49 天。然后亲率王公大臣到西黄寺致祭,向班禅法体敬献哈达、金碗、玉器等供品。为表彰六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无量功德,乾隆下令于西黄寺西偏建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塔内葬六世班禅大师衣冠经咒等物,以志胜因。十一月二十九日,即在六世班禅圆寂后的第二十七天,乾隆御批造龛一座,内装六世班禅衣冠等物,俟新塔造竣安放。十二月十六日乾隆御批清净化城塔铜顶通高7丈6寸,塔院大殿加重檐等。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正月十八日,乾隆谕旨清净化城塔及塔院工程全面动工,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十一月,塔及塔院建成,乾隆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以示纪念。
翠微亭有四座,一座在宋代江南东路的池州州府秋浦县(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南边的齐山上,一座翠微亭在杭州西子湖畔飞来峰半山腰,第三座翠微亭原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北京的香山公园内,第四座位于南通狼山。

承光门是顺贞门内南北向的门,明朝已有,清朝沿袭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