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民风民俗
全部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蒋士铨京师乐府词弄盆子云:“先掷一盆当空起,再持一竿拄盆底;竿头盆转如旋床,持竿之人目上视;竿竿衔尾次第续,忽直忽湾 随所使;露盘端正向天承,莲叶偏翻任风倚;竿人举趾飘惊鸿,疾行 缓步仍从容;乃知持竿若把笔,收撒顿挫皆中锋。有时作势令盆滚, 竿欲离盆盆自稳;暗里抽竿盆不知,仍剩一竿相播引;以竿植地足挽 之,双手合掌不肯持;回眸视盆尚旋转,宛若天龙献钵随禅师;须臾 竿绕肩左右,优昙乱开珠四走;旁人惊恐彼失笑,盆乃完全竿脱手。 吁嗟乎!尔作游民身手利,何不从师舞剑器?不见飞仙肉身名,沈光 军中共拜王铁枪”。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五柳鱼,浙江西湖五柳居煮鱼最美,故传名也,今京师食馆仿为 之,亦名五柳鱼。(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边衣又钉口宽独睡是姻俱庆寿 楼上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性情恬静更温存,脂粉新施为站门,也是洋镶针线巧,木 头厚底号花盆”。(以上见闺阁门) 京师妇女多大脚者,故某名士曾集句云:“朝云暮雨连天暗,野草闲花满地愁”,状态可哂。盖缠足之风既深入人心,人情见少则怪, 无足异者。清初宫妆,尚严体制,故妇女下裳,犹掩履舄,而鞋底不 露。中叶以后,宫中高髻,四方一尺,梳头既较前为大,而大脚又无 法缠足,因为髙履而杀其底,谓之“花盆底”,底高则足小也。初尚长 其下裳,掩映而行,后乃复短其衣边,故示流露,风俗颓靡,必有为 之俑者,故不仅缠足可罪杳娘也。《东华琐录》 

八旗妇女皆天足,鞋之底以木为之,其法于木底之中部,(即足 之重心处)凿其两端,为马蹄形,故呼曰“马蹄底”,底之高者达二 寸,普通均寸余,其式亦不一,而着地之处,则皆如马蹄也,底至坚, 往往鞋已敝而底犹可再用。向以京师所制之形式为最佳,着此者以新 妇及年少妇女为多,年老者则仅以平木为之,曰“平底”,其前端着 地处稍削,以便于步履也,处女至十三四岁,始用高底。《清稗类钞》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钓鱼台在阜城门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长安 少年,多于此处赛马。(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冰角子,以面裹冰为小角,沸水煮之,内冷外热,亦甚适口。 蔬菜 京师蔬菜甚贱,惟来自南方者贵耳,生姜、荸荠、冬笋之属,非燕地所产,故价踰珍错。至如菠菜、白菜、数钱即可满筐。煮白菜者, 仅取其心,而弃甲于外,每逢冬季,狼藉道上,乞丐犹不拾。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蒸云豆云:云新豆蒸贮满篮,白红两色任咸甘。软柔最适老 人口,牙齿无劳恣饱餤。注曰:云豆者,即扁豆之种子,蒸之极烂, 或洒椒盐,或拌白糖均可。豆分红白两种,每在晨间售卖,老人多以 之为点心,因其烂已如泥,不费咀嚼也(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豌豆黄云:“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 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注曰:“以去皮之豌”豆入砂锅内,煮之成 粥,后人以红枣,俟水分渐干,即可成块,出锅,待冷后分切三角之 块,陈列售卖,橙黄之块,满嵌红枣,可观亦可食”。 菀豆黄:菀豆黄系以老菀豆煮烂过漏,用石灰点成的一种方形软 泥,香嫩可口,也是北平的名产之一。每年三四月间,各胡同里都可 以看到卖这种东西的独轮车。(北平的巷头小吃)(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都妇梳髪两鬓抱面时谓今吴 中谓)(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北平俗曲须子论云:“有个哥儿正少年,浑身佩带显多钱,南琴 双脸汉文式,洋绉单衫万字连,漂布袜桩偏喜窄,汤绸套裤总宜宽, 蓬松辫打青丝线,拧绕锅圈系捻缠,脖项儿后半露兜兜银锁链,二钮 儿上十八罗汉数珠悬,绿搬指翠碧晶莹惊肉眼,金圆镯光辉灿烂动奴 颜,擎着个粉定烟壶珠嵌盖,摇着把银纱团扇锦沿边,衬着那粉妆玉 凿白牙亮脸,大凡是世人见了无不垂涎。那几个衣履不如哥儿阔,但 见他们一身土气显难缠,尽都是绑胳膊的袖子将将儿伸出手,最得意 老鸹节衫望一水蓝,太阳上人各两张红膏药,大辫子盖严了脖梗儿才 两三编,撑手的鼻烟瓶儿是暖皮盖儿,可手心磕出足有半包烟”。 又须子谱云:“有个相公在年轻,家道余余无正宗,带一顶倭缎 厢边纺丝里儿的草帽,穿一件万字牡丹绸子衫儿鸭蛋青,浅颜色漂布 袜子包脚面,花儿洋绉油绿套裤贴撬是桃红,穿一双红里儿瘦鞋是蝴 蝶梦,天蓝的面子是洒绒三蜂,大花瓣儿的辫子打着丝线,辫顶儿的 周围把锅圈儿拧,脖项儿半露兜兜银锁链,开禊儿半露汗巾是大红, 胸坎儿半露数珠十八罗汉,手腕儿半露金镯绕眼明,手摇一把春罗的 纱扇,画的是翠帏锦帐的暗春宫,并露出荸菜绿的搬指是翡翠,拿着 个烟壶儿藕粉地儿套红,更衬着亮脸银盘模样儿俏,称得起是齿白唇 红目秀眉清,似他这等样人材穿戴就当自重,看形景若非富户的子弟 定是梨园相公,因何他合须子把儿的搅在一处?大凡人见也洗不清。 他两个衣履虽然不如哥儿的阔,但见得一派土气打扮的鲜明,毛三是 蹬倒山儿的缎鞋帮儿实纳,漆脸儿的紫花布袜子足下登,最得意是半 实半露的青纱套裤桃红里儿带子飘零,内套一件洗白半大布衫为得是 照的他那纱衫儿颜色青,辫子他故意儿打的不紧,根底下㧜着一根须 子绳,辫顶儿里藏着几朵晚香玉,平安散撒满鼻子都红,不用说也是 刷白牙来洗亮脸,手内还滴溜着个百翎笼,二钮上挂着那银三式,太 阳上贴药脑袋又不疼。勾四是绑胳膊的汗榻儿将伸出手,撒袋的裤子 要想蹲下都不能,六月里的天气穿着一双皮套裤,他倒说你们不懂虎 眼着风要腿疼,齐口儿宽腰儿明漆帮儿干跻缝,柳叶尖抓地虎儿的靴 子在足下登,五股三编的辫子打着一条蓝线,老大的抽子里面空花蓝 儿的裤条尺半穗,脖子后也露着一根兜兜绳,鼻烟壶儿拿出来可人一 厌,原来是暖皮塞的盖儿车上油瓶,手内架着个虎不拉,模样儿粗脖 儿小,辫顶儿怪肉横生”。(以上百本张钞本子弟书) 

又鸦片烟大爷做阔云:“穿件衣裳要别致,牛敦儿为的是省袖子, 正芳斋去买领子,骚绒亚赛过小貂皮,和丰楼的广钮子,娇黄充作赤金的,三尖儿褡包桃红里,身后头拽着俩顺风旗,钥匙袋不过装手纸, 为的是好往小刀子两边儿配着,壶抽子蝴蝶扣儿牢牢系,滴拉答拉的 表钥匙,别子无非是玛瑙玉,一腰零碎哈拉哈七。本人虽则没品级, 帽头儿别号叫军机,脚底下穿鞋必是福字履,再不然内造靴子汉宫直, 浑身上有这些个吗儿逆,才算是阔须子”。(百本张钞本马头调)(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肚兜今已鲜见,惟盛行小半臂。背作月牙形,紧贴香怀,寒暑不 废,或纱或绉,制作绝工。其色则纯白、鹅黄、苹緑、竹青,随心所 欲,而通行则以纷红为多。暑日添妆,轻罗薄縠中,徐映春色一钩, 雪肤绛襦,交映生色,正不必灭烛留髡,罗襦偷解,而鸡头新剥,始 称消魂也。(以上《京华春梦录》)(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北人染绢与纸,有苹果色,装潢画轴,颇佳。(食味杂咏注) 仿纸 国子监彝伦堂前古松,相传是元许衡手植;诸生仿纸,每季例送光禄寺作面袋。(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手车俗呼“排子车,”不用牲畜,纯以人力推挽,运粮、运煤、搬 家,以及运送一切物品均用之,其价目较敞车为昂,劳动界人(俗呼 卖力气人)依为生活,每人每日工价约合一元左右,因运输较便,颇 为盛行,雇用时到小茶馆询问。(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往时词林见前辈皆矩步偻躬,每同赴宴,非前辈帖邀则逡巡不敢 至,迨推知与选,气稍骜。(三垣笔记)(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又重妻子云:“家有娇妻心便开,生炉扫地抱婴孩,他娘不必清 晨起,且待麻花买进来”。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都竹禁止受修容到(剃又有小运蹇被絷鸟道分明官禁有不应 者皆验”(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道光都门杂咏春药方云:“遍城贴票作生涯,年少多情意太痴, 若久服来腰蓄热,恐将搭背发难医”。 

谈春药房胡为保治自奇一打 半打欲片,脱髪生疾暗(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师城外诸山诸名刹下院俗人室耆宿, 亦时过地,京师名为。(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哈嗒菜,俗名也,盖与蔓菁同类,而又似芥,其根有甜辣之异, 北人又称为芥菜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