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
注册
登录
首页
文献档案
文献专题
关系网络
知识服务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历史事件
政治军事
公共卫生
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
科教体育
文化艺术
经济交通
机构职官
民风民俗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景观建筑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系统说明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
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来青轩
来青轩是革命旧址,位于北京香山。
咸福宫
咸福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属于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为后妃所居,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咸福宫。
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虽为后妃居所,但仍有皇帝在此居住。乾隆年间,便改为皇帝偶尔起居之处。乾隆驾崩后,嘉庆帝住于咸福宫守孝。同年十月才移居养心殿。此后咸福宫一度恢复为妃嫔居所。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皇帝住于咸福宫为道光皇帝守孝,守孝期满后仍经常在此居住。
弘德殿
殿南向,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面阔3间,明间辟门,两次间为槛窗。前接抱厦3间。殿中悬挂匾曰“奉三无私”,南向设御座。后室3间,有匾曰“太古心殿”,后东室匾曰“怀永图”,皆为乾隆皇帝御笔。
慈云普护
慈云普护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位于九洲景区正北,紧靠后湖北岸,是一处寺庙园林。
该景建于康熙年后叶,景名“涧阁”。雍正继位后,圆明园升格为御园时,正南建立宫门,取向明出治之意;正殿居中央,以建皇极八方拱向。本景地处中轴线正北,“立自鸣钟楼,楼高三丈”。
南薰殿
南薰殿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为一独立的院落。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奉历代帝王像。每轴画像均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木色小匣,按阁之层次分别安放。殿之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放置一木柜,贮明代帝后册宝。殿内木构及彩画均为明朝遗物,十分珍贵。
抑斋
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内的东南角,坐北向南,仅2间,硬山式[url]卷棚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前后出廊,檐下饰苏式彩画。前后开门,门户错置,步步锦隔扇门,余为槛窗,玻璃屉窗。室内为小佛堂,隔断之上嵌以佛龛。东间有门可暗通养性殿的西配殿佛堂。斋前东南隅叠山上有撷芳亭;斋西为矩亭;斋北可至露台。
西山晴雪
燕京八景之一。《日下旧闻考·形胜》:“西 山来自太行,连冈叠岫,上干云霄,挹抱回环,争奇献秀。值大雪初霁,凝华积素,若屑琼雕玉,千岩万壑,宛然图画。”明·杨荣《西山霁雪》: “西山日上雪初晴,素壁银屏万叠明。”金幼孜《西山霁雪》:“海上云收旭景新,连峰积雪净如银。”清·陈孚 《西山积雪》: “平明起视岩壑间,插天琼瑶一千丈。”(来源: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 1997-01)
钦安殿
钦安殿是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宫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经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最后拆除。
启祥宫
启祥宫又称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
养性殿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为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
符望阁
符望阁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为该院的主体建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庆七年(1802年)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
绮望轩
绮望轩,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现在这里还存有大量假山石,几处地基也保存相对完整,原码头残迹及门洞上方篆刻的乾隆御笔亲书“蕴奇积翠”石刻清晰可辩。门洞内两侧各有一条石洞可以到达上层遗迹两边的隐藏在假山中的洞口。这里地型隐密,游人极少,非常清静。
崇圣寺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
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 。
1990年代,重建崇圣寺被提上日程。2003年8月8日,重建工程动工。2005年4月22日,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的崇圣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 。其所属的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瞻园
瞻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瞻园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府邸的一部分,是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王府。瞻园叠经明、清、太平天国、民国与当代,和江南多数园林一样,沿革复杂,园貌历经变迁。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奇峰叠嶂。瞻园中辟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87年版《红楼梦》,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府等便是在瞻园取景。
长春宫
长春宫,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复称长春宫。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辛酉政变后,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居于此宫。
常平仓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鸿慈永祜
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皇家祖祠。仿景山寿皇殿建造,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歇山顶,九楹,黄琉璃瓦。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为雍正帝,西为乾隆帝。殿门前为两道琉璃牌坊,各有华表一对。
昆明湖
在今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北倚万寿山。金时引金山(即万寿山)下的水汇成金水池,亦称金海。元郭守敬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汇入,因万寿山曾有瓮山之名,又称瓮山泊。俗称西湖。清乾隆十五年(1750)弘历为庆祝其母六十寿辰,改瓮山为万寿山,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故事,改瓮山泊为昆明湖。清末慈禧为给自己庆寿,又大加修浚,遂成今日规模。面积三千余亩,约占颐和园四分之三。湖滨有石舫,湖中有长堤和十七孔桥等胜景。湖光山色,风景绮丽,为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漱芳斋
漱芳斋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故宫博物院内重华宫东侧,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清乾隆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斋建筑及内装修均完好,为故宫博物院贵宾接待处,用于国家领导及外国首脑参观故宫时休息,为游人不得进入的非开放区。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礼监太监温祥兴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西为龙王庙。
承恩寺座北朝南,古树参天,格局完整。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倒座房。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大雄宝殿旧存铜铸释迦牟尼大佛;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转角房3间,转角处起阁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面阔5间,前廊后厦;大雄宝殿北有法堂5间;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左右各有配殿3间、厢房7间;大墙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楼。
2006年5月25日,承恩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563条记录  第7页/共29页
首页
«
1
2
...
4
5
6
7
8
9
10
...
28
29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