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民风民俗
全部 文化生活 祭祀年节 婚丧嫁娶 衣食住行
堪舆与阴阳,本为两途,平市之业堪舆者,大都兼业阴阳,以起龙穴选择趋避(合婚嫁娶之选择另有星命家)为号召俗以死者安葬为 阴宅,坟营房屋为阳宅,亦均关后辈之隆替,故业此者,门前恒书“地 理风水阴阳二宅”字样,迷信者佞其说,奉为金科玉律。人死后开死 者之生年月日,谓之“开殃书”,又名“殃榜”,书上率为“择于某日 时入殓,停柩,某月某日安葬,并禁忌某相(即属相,例如忌马则属 马者于死者棺殓时不可在侧,否则有种种灾殃发生,迷信之深,可笑 亦复可怜),亲丁不忌”。又云:“停柩几日犯火期(即火灾也),几日 犯重丧”,不经之谈,官厅虽知之,然亦未曾取缔,前警察厅因利用 其亲视死亡之人,故对其营业,予以特许,命名为“阴阳生”,市民之 死亡者,无其殃书,则官方不发死亡葬埋执照,意即利用侦查死者, 有无别项情形,(如服毒身死等),否则阴阳生例不开写殃书,注重民 命,是或一道也。惟弊随利生,贫民之苦恼,亦因以起,昔时之阴阳 生,与人开殃书,本无定价,今则借口官厅特许,(殃书官卖),率皆 规定价目,一般平民,则大感死不能葬之苦矣。极贫之户,平时本难 糊口,一旦遭丧,棺衾无着,停死待殓,殃书费用,何由而出?生者 含悲无告,死者岂能暝目,此种情形,屡见不鲜。(以上民社北平指 南)(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师人张筵,必旅陈肴核,名品甚繁,而长生果居其一。果不必 珍而特不去者,将俗人珍其佳名而然欤?余以乾隆丁未始游京师,友 朋燕集,杯盘交错,恒擘壳剖肉,炒食殊甘,俗人谓之落花生。(以上 晒书堂笔录) 

落花生,藤生,花落地而结实,故名。凡沙地皆可艺,今本土西 山一带,产此甚广。四月下种,八月成熟,炒作果,极香美,惟忌与瓜同食。《光绪顺天府志》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充食则窝丝饼,葱花油饼,油糖饼,大小薄饼,下者为家常面饼。《都门琐记》 饼这种东西,原是上不去棹面儿的一种食物,所以卖力气的苦人, 见了他都亲,一动儿就讲究甚么里头有饼,不信就是一棹便席,把他 举上去,也分外难瞧,不然早先的大饭馆子,都没饼案儿,(近来有 添上的)。凡带饼的饭铺儿,也不过卖点儿猪八样儿,甚么小碟儿, 爆羊肉,宽汁儿啦,再不然就是二荤铺里带,大茶馆子没大饼,只有 清油家常,(做缸子饽饽的铛(念称)上没处儿烙)。轮到街面儿上, 除了摆摊儿之外,就得说切面铺专用饼面(红麦子多),卖饼带赔油, 可是这么说,每斤面总合着搁九两多面,细一核计,是面卖多儿钱, 水也卖多儿钱。(燕市积弊) 家常饼者,北人以之为饭,食时置肴于上,卷而啖之,大率为炒 里肌丝,或摊黄菜。炒里肌丝者,缕精猪肉成丝,加以韭芽木耳而炒 之也。摊黄菜者,以鸡蛋之黄白揽和而炒之,其色黄,盛于盘,略如 荷叶。《清稗类钞》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兆地方居民,虽三间茅屋,半亩庭除,妇人孺子,亦喜种花家 庭,最易繁殖,其花高大,其子众多,且可为儿童食物,宴客果品者, 莫若葵花,秋日黄华,比于嘉谷,菊类不能及也。(以上京兆地理志)(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炸豆腐:这也是一种“热挑子,”即带着锅炉的担子。锅里所煮 的有两种东西,一种是炸豆腐,另一种是“丸子。”炸豆腐,顾名思 羲,自然是经过油炸的豆腐块,至于“丸子,”那就不是外乡人所能 意想得到的了,既不是肉丸子,也不是鱼丸子,却是一种用粉条及“胳 ”(一种用绿豆而制成的一种薄片)炸成的丸子。贩者每日出发前 先把这两种东西用油炸出来,把锅里注满了水,稍加花椒大料,煮沸, 把炸豆腐及“丸子”放进去然后出门。遇到主顾买时,就把牠们盛到 碗里,加上香菜或辣椒汁,即成。这两种东西的价钱都很便宜,但是 却没有什么厚味。(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黄尊素长安竹枝词:“作妇由来不费词,不烦井臼不烦炊,火烧 凉粥床边买,到晚数钱酒一瓻”。(黄忠端集) 
彭孙贻帝京十二咏妇女诗:“燕、赵多佳人,佳者不多遇。九衢 十二街,何物皆彼妪。高颧鋭隆准,长颈夹丰嗉;颐瘿谢胡囊,额装 杨慧塑;假髻瓜五色,细珠沬初唾。骂巷宵尚闻,作保色无惧。相看 惟老丑,惊怪更婴孺。鸦头长尺余,梳掠学淫具。疑游罗刹国,从此 畏旁顾”。(茗斋集) 
都门杂咏闺阁云:“名门妇态本娇成,睡起东窗日已横,惯懒忽 惊些小病,隔帘传出请医生”。(道光都门纪略) 
梁德绳北地佳人行云:“北地佳人少小时,养成性格含娇痴,闺 中行乐随年换,世人闲愁百不知。日高睡起心情倦,草草乌云盘翠钿, 玉裹珠围替月姿,粉妆香砌呈花面。三春淑景丽桃花,百两盈门御凤 车,舅姑贵显通侯宅,亲串经过卫霍家。麝帐云深栖并翼,相爱相怜 复相得,十三筝柱缓秦丝,八九鸳鸯图绣幕。夫壻豪奢贵有余,入围 歌舞出琼舆,吐金祇解怜舍利,识字从来恼蠹鱼。高会晨朝连日积, 玛瑙杯深浮湩酪,刻漏徐看玉带围,貂蝉低映寒鸦色。华堂欢笑趁芳 辰,颐指微闻促酒频,侍女不曾拈绣谱,儿家那复羡针神?曲房宛转
连云第,雕阑花鸟供流睇,无香最爱凤仙娇,多语生憎鹦母慧。红肥 绿腻裹香绵,举动人扶忒自怜,绮阁庄严长似佛,琼窗窈窕恍如仙。 少愁多病长欹枕,玉叶人参当茗饮,青乌丁宁浪自传,银釭深秘谁能 审?无限豪华难具陈,酣眠薄醉过青春。寒门不少倾城色,翠袖空悲 薄命人”。(古春轩诗草) 
颜氏家训谓:“江南妇女,略无交游。南士车马衣服齐整,而妻 子不免饥寒;北俗妇持门户,车乘填衢,绮罗盈府,金翠不可废阙,而士人羸马顇奴”。又曰:“河北妇人织衽 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今则反之,何古今不同如此?《萝藦亭札记》 燕地佳人性子多,一团冷秀隐双蛾,尝嫌粉黛工夫儿碎,要把胭脂模样儿脱。一心既作聪明孔,遍体全成伶俐窝,天然一种撩人处, 骨格儿风流逐处儿活。(北平俗曲连理枝)(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宫中饮宴不常,名色亦异,碧桃盛开,举杯相赏,名曰“爱娇之 宴;”红梅初发,携尊对酌,名曰“浇红之宴;”海棠谓之“暖妆”,瑞 香谓之“拨寒”,牡丹谓之“惜香”,至于落花之饮,名为“恋春”,催 花之设,名为“夺秀”,其或缯楼阁,清暑回阳,佩兰采莲,则随其 所事而名之也。《元氏掖庭记》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师邸舍,鼠子最伙,俗呼耗子,以其秏斁什器也。市肆有卖 耗子药者,一剂直钱二十五文,将药撒放室内,三日内,耗子大搬家 矣。(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元旦至晦日,家家竿标楼阁,松柏枝荫之,夜灯之,曰天灯 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丸用象木银 砾为之,竞以轻捷。(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二月,都人进香涿州碧霞元君庙,不论贵贱男女,额贴金字,结 亭如屋,坐神像其中,绣旗瓶炉前导,从高梁桥归,有杂技人腾空旋 舞于桥岸,或两马相奔,人互易之,或两弹追击,迸碎空中。《北京岁华记》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一岁货声冬月云:粘糕豆糁糕。注云:粘加枣,糁加枣泥。(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冬至日,太史院进历,回回太史进历,又进画历后,市即有卖新 历者。宰相于至日,亲率百辟恭贺,递手帕,随贡方物。士庶人家, 并行贺礼。《析津志》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冥衣铺:凡丧事所用之车、船、轿、马、冠袍、带履、又楼库、 童人等物,无不精妙,与真的无二,非他处可比。(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硁硁然,龂龂然,几与南北 曲同其传授,其调以三弦为主,琵琶助之。 演戏 都门竹枝词云:“某日某园演某班,红黄条子贴通阛”。今日大书榜通衢,名报条,曰“某月日某部在某园演某戏”,尚仍其旧俗,盖诸 部赴各园皆有定期,大约四日或三日一易地,每月周而复始,有条不 紊也。(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宣德间,建内书堂,教小内侍,以白蜡龙挂香手帕为贽,有号书, 学长,罚跪,扳着诸名。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京都竹枝词:“欲游西顶 (娘娘庙烧香必曰朝顶)。顺长河,(此 河通昆明湖)。一路楼台点缀多,万寿寺(在长河北岸)。前须驻马, 此中山子甚嵯峨。”(相传张南垣所堆)。 
张维屏日下春游诗:“西顶嬉游盛,经旬兴未休;欢声哄车马, 妙技幻婆猴。地狱从人看,尘心借佛收,困来无健者;虎饿亦垂头。” 注云:“见圈虎”。(松心诗集) 
万寿寺在西直门外五六里,门临长河,乃皇太后祝厘之所。每至 四月,自初一起,开庙半月,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燕京岁时记》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满洲氏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男家主妇至女家问名,相女年貌,意既洽,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以为定礼, 名曰“小定。”择吉日,男家聚宗族戚友,同新婿往女家问名,女家亦聚宗族等迎之庭中,位左右设,男家入趋(右位,有年长者致词,曰: “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 淑,着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女家致谦词以谢,若是者再, 始定婚。令新婿入拜神位前,及外舅父母如仪,既进茶,女家趋右位, 男家据宾席,或设酒宴以贺,改月择吉,男家下聘,用酒筵衣服绸锻 羊鹅诸物,名曰“过礼;”女家款待如仪,男家赠银于妇家,令其跳神 以志喜焉。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赠妆奁嫁资,视其家之贫富,新 婿乘骑往谢,五鼓,鼓乐娶妇至男家,竟夜笙歌不绝,谓之“响房。” 新妇既至,新婿用弓矢对舆射之,新妇怀抱宝瓶,入坐,向吉方,及 吉时,用宗老吉服致祭于庭中,奠羊酒诸物,宗老以刀割肉,致吉词 焉。礼毕,新婿新妇登床,行合卺礼。男女争坐被上以为吉兆,因交 媾焉。次早五鼓兴,始拜天地,神像,宗祠,翁姑坐而受礼如仪,其 宗族尊卑以次拜谒。三日或五日,妇归省父母,婿随至女家,宴享如 仪,满月期,妇复归,宿女家,数日始返,然后婚礼毕焉。(啸亭杂 录)
曼殊震钧满洲婚祭礼合仪礼考云:“若婚礼,则媒氏执男女二家 之年庚三代,互易之,仪礼之“问名”也。既,主妇至女家视女,仪 礼之“纳采”也,既定,则男家以如意纳之女家,仪礼之“纳吉”也。 婚前二月,具羊豕鹅酒,服饰采帛,以书将之,纳于女,并告婚期, 仪礼之“纳征”兼“请期”也。婚期以夜,“日入三商为婚”也。奁具 既入门,婿往女家拜于堂,“亲迎”也,而今讹为“谢奁”也。其娶 也,舆前导以角灯数十,仪礼之“执烛前马”也。妇至,布席于室中地下,不设几,陈羊豕黍稷,夫妇相向坐,仪礼之“对席”也。御者 以二盏,互饮其夫妇凡三,仪礼之“醑”也。质明以质见舅姑,仪礼 之“厥明见于舅姑”也。并拜于家庙,仪礼之“庙见”也”。《天咫偶闻》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燕山酒颇佳,馆宴所饷极醇厚,名“金澜”,盖用金澜水以酿之 者。《北辕录》(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一岁货声“果子干挑子”注云:“棕绳撬扁杖,各种细磁具,白漆 圆笼,周身铜什件、带环,前设方盘,中置小笼,安锅,手敲二铜冰 盏,口吆喝“带汤儿的热琬……豆呕,”以黑豌豆加碱,煮后加糖,二 月中撤。果子干以柿饼杏干作,带汤,加藕片,或加梨片,端午撤。 玫瑰枣糖饯生老虎眼,带汤,酸枣乌豆,以大力丸咸煮晾干,茶豆带 汤,小麻子湿咸花生。交二月中,添桃脯,奶子糕,玻璃粉,拨鱼儿。 立夏添冰桶,酸梅汤,近年添汽水瓶,以上所卖多阙矣”。(见除夕条) 燕都小食品杂咏果子干云:“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 劝尔多添三两盌,保君腹泻厕频登”。注曰:“夏季之果子干,系以柿 饼杏干等浸水中,镇之以冰,上层覆以藕片,食者不免有腹泻之虞”。(来源:《北京风俗类征》)

一岁货声“糖壶卢车子”注云:““吆喝冰糖儿多来,壶卢来喓……。” 壶卢十余种:扁熟山里红、生山里红、夹澄沙、胡桃仁、白海棠、生 熟二种葡萄、山药、山药豆、梨片、黑枣、红海棠、大红干橘子、荸 荠。梨糕数种:奶油、骰块、芝麻蘸、花生蘸、胡桃仁蘸、大酸枣蘸。 皮糖、四方加澄沙馅、苹果干蘸、杏干蘸、梨干蘸、老糖梨糕加花生 仁、酸团子、奶乌他、水乌他”。(见除夕条) 

糖葫芦:糖葫芦是北平的名产,近年他处也有仿制者,但都不如 北平的好。所谓糖葫芦,其实与葫芦毫无关系,而是一串一串的 用竹签穿成而用裹满冰糖的果子,如山里红,海棠果,葡萄,山药, 核桃仁之类。制时最难的一步是熬糖,因熬得过老则味苦,过嫩则胶 牙也。北平的糖葫芦以东安市场的为最好,但胡同里携篮叫卖者也间 有好的。(北平的巷头小吃) (来源:《北京风俗类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