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钟粹宫内
位于御花园内
方顺桥,曾名双凤桥、访舜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方顺桥村,南北跨越方顺河。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09年)。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桥毁重修。 
方顺桥桥身由大跨度单圆拱为主体,两侧各附有一个小拱,为泄洪保护桥身之用。桥身为花岗岩料石结构。桥面呈弧形,桥上共有30根望柱。   中间桥拱上有吞水兽。南北桥头有汉白玉雕狮。方顺桥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铺有长条石。 拱券采用横向交错砌筑而成的,拱的整体性较强。桥体两侧的栏杆粗壮高大。全桥造型优美,意境浑厚,线条柔和,工艺精细,为中国古代拱桥艺术的典范。
2013年5月3日,方顺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祺阁,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建筑景点之一,位于紫禁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中路北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加以修缮。
瞿昙寺(qú tán sì),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建于明洪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所藏珍贵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瞿昙寺是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亭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檐抱厦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
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广利桥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始建,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而命名“广利桥”。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历二百余年而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
青龙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的乐游原上。唐时为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
青龙寺,成为唐朝皇家护国寺庙,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寺。
2022年,入选全国十大樱花地。
殿内明间悬乾隆皇帝御书匾曰“笃祜繁禧”,为嘉庆皇帝公开被立为皇太子时乾隆皇帝所赐。乾隆六十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禅让皇位给嘉庆皇帝,这里就是当年嘉庆皇帝的寝宫(乾隆仍大权在握,住在养心殿)了。殿东西两次间隔为暖阁,内供佛像。殿前各有东西配殿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光绪皇帝4随岁入宫,就在这里学习。光绪年间,西配殿曾作为皇帝师傅的值庐。

静明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个园林,位于颐和园西侧的玉泉山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有诸多景物,较为著名的有玉泉、玉峰塔、华藏塔等。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形成“静明园十六景”,时为静明园鼎盛时期。

文昌庙是州城内中心文物景点,它西接西门城楼城墙、洗马池旧址、象牙山烈士塔、叶挺囚居旧址;南接南门古城楼城墙及武圣宫、巴王墓遗址;东与五峰连珠塔隔清江相望,清江自祠下瑞狮崖蜿蜓而过,与柿子坝三义宫、薛家巷、四维街、中山路等古色古香的街巷民居相映成趣;北与白衣庵、问月亭遗址遥遥相望,从而构成了以文昌庙为中心的老城文物分布网络。藏语称“尤拉康”,始建于明代后期(1590-1600年之间),位于县城西部6公里处河西乡下排村西侧山坪台根,北距黄河1000米,庙宇建筑依山傍水,坐西朝东,居高临下,可望贵德三河风米。庙前暖泉河萦绕北流,又有下排、格尔加、刘屯等村社庄院、农田、树林为屏。
廓然大公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敬胜斋:位于北京故宫建福宫西花园内,北依宫墙而建。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此树位于北京市香山寺旧址山门内,清乾隆皇帝曾夸它是 "百尺高耸,侧立回声,尤为奇古"。
天一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中路御花园内,为钦安殿院落之南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钦安殿院墙时所建。初名“天一之门”,清代改为“天一门”。
宝光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大道81号,为佛教禅宗丛林,始建于隋代,现为清代重建遗存,占地面积80000余平方米。
宝光寺由福字照壁、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经楼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宝光寺是四川成都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收藏文物丰富的佛教寺庙。 
2001年6月25日,宝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2月23日,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寺历史文化街区被公布为四川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
洪福寺,又称洪庙,是上海市颇具有影响的佛教寺庙。原位于奉贤县洪庙镇里护塘(民间讹为钦公塘 )北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6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地,百姓称颂“洪福齐天”而得名建造,香火一直很旺。
洪福寺,一九九五年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批准移址重建,按原建筑风格得以恢复,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
养云轩意为“养蓄云气之轩”。养云轩是颐和园中现存不多的乾隆时期的建筑,位于乐寿堂以西,排云殿以东,长廊以北。为一所四合院,正殿五楹,东厢房名“随香”,西厢房为“含绿”。是随慈禧来园时嫔纪、命妇、格格的休息之所。慈禧的女画师缪素筠曾住于此。养云轩门前有莲塘,俗称葫芦湖,上架一孔汉白玉石拱桥。过桥即是长廊。轩东有叠石洞穴及天桥通往乐寿堂的西花园扬仁风。
灯库,位于紫禁城西南、南薰殿东南侧,原为紫禁城内储存灯具之所。
灯库位于南薰殿东南侧、激桶处南侧,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廊房,顶覆黄琉璃瓦。灯库是紫禁城内储存灯具之所。如今,灯库是守卫故宫博物院的武警北京总队十四支队四中队的食堂。
在《乾隆京城全图》上,该建筑标为“磁器库”,此即紫禁城的“外瓷器库”。《古今地理述》上写道:“瓷器库在西华门内武英殿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