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长春仙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位于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邻园墙,四围山环水绕,是一处园中园式的建筑风景群。
长春仙馆西边为绿荫轩、丽景轩、春好轩。长春仙馆岛的西岸还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太监值班房等。
长春仙馆正北跨溪建有亭桥一座,名曰“鸣玉溪”。
静怡轩,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三卷勾连搭式屋顶,周围廊,前檐出抱厦三间,左右有游廊与前矮垣相接,自成体系。西侧游廊在这里既作为静怡轩院的西院墙,又辟垂花门与花园相连,使静怡轩作为建福宫的寝宫,既不能离开轴线,又与花园相连。这种宫苑相间的布局手法,在此运用的十分得当。
端凝殿,附属于故宫乾清宫内的一座建筑物。
位于畅春园内。
重翠崦位于玉华岫西北,建于清代,山门向东,为三间歇山式殿宇。俗称玉华四院。
隔云钟位于北京市香山景区芙蓉坪东侧,建于清代,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普度寺,位于北海市城市西端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背山面海,灵动幽静,是清净的修行道场。
普度寺,距北海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9800多平方米,寺院有常住僧人约30人,可容纳居士信众500余人。
静明园十六景 其九 采香云径
位于传心殿南,与景行门南北相对。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中辟门。为传心殿祭祀时宰牲之地。
千秋亭位于北京御花园内澄瑞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机构名。即饲养清代皇帝乘骑的御马一厩。设有厩长一员、厩副二名、厩丁二十名、草夫三十六名。其厩在上驷院署之旁。其院署旁又有皇子良马一厩、对子马一厩。凡管试御马之大臣、侍卫,均系特派,专管骑试,从而为皇帝挑选御马,并选收进贡马匹  。
普宁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现任主持是莫日根图金刚上师  。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清官署名。属内属府。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所属机构有膳房、茶房、肉房及乾肉房,膳房、茶房各有银器库,设总理事务大臣,无定员,所属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及主事、笔贴式等。而在故宫中,“御茶膳房”位于太和殿东侧。
景祺阁,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建筑景点之一,位于紫禁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中路北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加以修缮。
丽景轩为储秀宫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
位于紫禁城外东路宁寿宫区西部,是宁寿宫花园(也叫乾隆花园)的入口,面阔三间,卷棚硬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门内有假山为影壁,绕过假山,可见第一进院的正房--古华轩。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岳阳楼内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檐柱上挂“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

1988年1月,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8月,岳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   2005年1月30日,岳阳楼入选湖南十大文化遗产。  2011年9月,岳阳楼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撷芳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东南隅。其北侧为抑斋,抑斋西侧有游廊相接,游廊西延,转而向南,围成小院,自成一体。游廊转角处建一亭,名矩亭。
青龙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的乐游原上。唐时为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该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
青龙寺,成为唐朝皇家护国寺庙,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寺。
2022年,入选全国十大樱花地。

在《清实录》中记载了乾隆皇帝在三年正月亲自到畅春园视察指导修缮工作,同时将太后居所分别定名“春晖堂”及“寿萱春永”。《日下旧闻考》载,两处均在畅春园中路,规模为:“二宫门五楹,中为春晖堂五楹,东西配殿各五楹。后为垂花门,内殿五楹,为寿萱春永。左右配殿五楹,东西耳殿各三楹。后照殿十五楹。”乾隆十二年,为皇太后夏凊避暑,修葺畅春园西路的凝春堂、蕊珠院和集凤轩。原本居住于圆明园长春仙馆的太后,正式移驻畅春园直至乾隆四十二年去世。在乾隆四十二年以前,畅春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管理,安全保卫工作也很到位。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乾隆)十年定,增设畅春园门汛为二十处,日以护军参领一人,副参领、署参领四人,护军、护军校二百人守卫。”

  乾隆六十年八月,《清实录》出现了“管理畅春园、三山事务”这样的官衔,首次将“三山”及畅春园并提,除圆明园外,畅春园地位与其他所有园林地位相当,交内务府管理。乾隆帝过世后,别提子孙是否继续用这所园子“奉养太后”,这座曾经的“御园之首”已不再如何珍贵稀有,反而是跟随一个没落的王朝被反复蹂躏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