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龙岩寺,位于县梁泉村,原名龙泉寺,创建于唐总章二年(669年)。金天会七年(1129年)重修过殿,并奉敕将原寺名改为龙岩寺。为金、明时期建筑。

三官庙位于通州区西北部。在三官庙巷东端南侧。
敬业堂位于江苏昆山市周庄镇南市街,俗名“沈厅”,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沈万三后人沈本仁建成,共七进五门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翼门,建筑物名。位于紫禁城内体仁阁之北。
顺治三年(1646) 十月修建工成。门座五间。康熙时地震,清圣祖命满汉大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各官集于此门,遣侍卫口传弭灾六事上谕,令会同详议举行。清制,文职四品、武职三品以下官员仆从人等,由神武门内东夹道进至左翼门而止  。
吉云楼位于慈宁宫花园内咸若馆西侧,坐西面东,面阔7间,东与宝相楼相对。明代原为咸若馆西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为二层楼阁,三十六年(1771年)悬满汉文「吉云楼」匾。
历代帝王庙,也称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乾隆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2019年1月,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历代帝王庙将启动15年来的首次大规模修缮。历代帝王庙修缮方案已获批复,闭馆准备修缮,预计进场施工,2020年修缮完成后重新开放。
金水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分外金水桥和内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是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横亘在天安门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为外金水桥,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金水桥的蓝本,出自南京故宫的内五龙桥。
中国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牛街。是北京历史最久的清真寺。
上驷院是清代内务府所属的三院之一(三院是上驷院、奉宸苑、武备院),掌管宫内所用之马。
绣漪桥在北京南如意门内,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
安禅寺位于山西太谷城西南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名源于佛教谛义。始建年代未详,清光绪三年(1877年)曾重修。藏经殿经鉴定为北宋遗构,深阔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覆盖灰色筒板瓦,柱子梁架尚属宋代建筑形制。此外有大雄宝殿等建筑。
永和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生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其后乾隆帝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又有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的庄静皇贵妃、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梵华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位于宁寿宫区最北端,倚宁寿宫北宫墙而立,南与景福宫相隔仅数米,坐北朝南,7开间,二层楼,黄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顶。楼下明间供旃檀佛铜像,高210cm。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西端入口 。
白帝城拥有多座城门,发现的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皇殿台瓮城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东、西城门靠近长江。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 。
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2022年1月,白帝城被列入重庆首批历史名园名单。

燕京八景之一。《日下旧闻考 ·形胜》:“金台有三处,并在易州,易水东南。去县三十里者曰大金台,今在大兴县境。去县东南十六里者曰西金台。昔燕昭王尊郭隗,筑宫而师事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以得名。其后金人慕其好贤之名,亦建此台,今在旧城内。后之游者,往往极目于斜阳古木之中,徘徊留恋,以寄其遐思,故曰金台夕照。”又: “黄金台……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是。”清·弘历《金台夕照》: “九龙妙笔写 空濛 (石渠宝笈有王绂燕山八景图真迹),疑是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来源: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 1997-01)
华盖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名,为明代南京紫禁城诸殿之一。朱元璋元年(1367)始建,是明朝紫禁城三大殿之一。
据史料记载,明故宫工程从1366年9月开始,到第二年宫城基本竣工,洪武十年皇城大致上建成。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这里即位,建立大明王朝。
宝峰寺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珠峰下。寺院初名为“泐潭寺”,又称“法林寺”,因坐落在石门山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唐大中年间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宝峰寺自创建1200余年来,几度兴废,“文革”中列蒙厄运,香火中断。1993年兴工重建,每栋殿堂均由时任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亲自设计,所有资金亦由他向海内外募化。
宝峰寺是马祖道一的重要道场,自唐贞元元年(785年)起,马祖曾多次率徒来此弘法。随着马祖“洪州禅”的建立,宝峰寺道场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民族文化、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养性门为宁寿宫区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三进宫殿的正门,门内各殿原是乾隆退位后的休养之地。
北京紫禁城右翼门,位于太和殿西侧,它与东面的左翼门遥遥相对,南临宏义阁.右翼门坐东朝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