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景观建筑
全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公共建筑 民居建筑 景观地点
南薰殿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位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为一独立的院落。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奉历代帝王像。每轴画像均用黄云缎夹套包裹,装入木色小匣,按阁之层次分别安放。殿之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放置一木柜,贮明代帝后册宝。殿内木构及彩画均为明朝遗物,十分珍贵。
宝峰寺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珠峰下。寺院初名为“泐潭寺”,又称“法林寺”,因坐落在石门山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唐大中年间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宝峰寺自创建1200余年来,几度兴废,“文革”中列蒙厄运,香火中断。1993年兴工重建,每栋殿堂均由时任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亲自设计,所有资金亦由他向海内外募化。
宝峰寺是马祖道一的重要道场,自唐贞元元年(785年)起,马祖曾多次率徒来此弘法。随着马祖“洪州禅”的建立,宝峰寺道场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民族文化、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佛堂,即慈宁宫后殿,为清代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可能因其是清宫众多佛堂中体量最大者,俗称为“大佛堂”。
克勤郡王府(Prince Chan titles Mansion)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现存规模较好的一座王府,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克勤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熊希龄,21世纪初,克勤郡王府修葺一新,恢复昔日风貌。
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
燕京八景之一。《日下旧闻考 ·形胜》:“金台有三处,并在易州,易水东南。去县三十里者曰大金台,今在大兴县境。去县东南十六里者曰西金台。昔燕昭王尊郭隗,筑宫而师事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以得名。其后金人慕其好贤之名,亦建此台,今在旧城内。后之游者,往往极目于斜阳古木之中,徘徊留恋,以寄其遐思,故曰金台夕照。”又: “黄金台……今朝阳门东南岿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是。”清·弘历《金台夕照》: “九龙妙笔写 空濛 (石渠宝笈有王绂燕山八景图真迹),疑是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来源:中国园林艺术大辞典, 1997-01)
越南镇国寺(Chua Tran Quoe)位于河内市区北面西湖畔的小半岛上,隔青年路与竹帛湖相对。建于6世纪,是河内的西湖最漂亮的古建筑。这里景色秀丽、环境清雅、古色古香。越南各朝代一直将它用作行宫。寺的四周用围墙围起,寺庙的周边种满了荷花,荷花季节,煞是好看。在镇国寺里面还可以看到高僧的墓地。
敬业堂位于江苏昆山市周庄镇南市街,俗名“沈厅”,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沈万三后人沈本仁建成,共七进五门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神祠是供奉四神的地方。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神祠由一座八角形亭子前出抱厦组成,周围出廊。
近园是一处兴建于清朝的乾隆年间坐落于常州的古典园林建筑,又名静园、恽家花园。
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
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
无尽意轩位于颐和园养云轩之西,为一组四合院形式建筑,背依万寿山,门临荷塘,园西为国花台。院内墙上装饰有造型各异的什锦灯窗。院内正轩五间,东西各有3间厢房,东西北环闭,面南敞开,背山临水,极为幽静。
蚕神庙位于海淀区的西北郊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清漪园时期,每年农历九月,织染局在此庙祭祈蚕神,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2003年复建。蚕神庙在颐和园的耕织图景区,庙应当是清乾隆年间修颐和园时修建的,老庙早已坍塌。蚕神庙的红院墙围着一座三开间的小庙,庙里没有神像,仅供奉着三个牌位,正中就是蚕神嫘祖。嫘祖是黄帝的夫人,嫘祖教人们种桑、养蚕、抽丝、纺织、制衣。
文华殿后面是主敬殿。
南三所位于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为一组殿宇的总称。明朝这一带有端敬殿、端本宫,为东宫太子所居。其中原有殿名“撷芳殿”,清康熙年间太子允礽之宫人于此居住。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撷芳殿原址兴建三所院落,作为皇子居所。因其位在宁寿宫以南,故又称“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
景阳宫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紫禁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是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
清凉寺位于八大处公园内,证果寺以东,占地面积百亩许。清凉寺早已被毁,其旧址21世纪初是八大处苗圃的所在地。
清凉寺的前身是卢师寺。大典本《顺天府志》引《元一统志》曰:“尸陀林卢禅师寺碑有云,禅师姓卢,隋末唐初巡行沙门也。变化非常,容心罕测。或坐桑干水上泛泛而游,或陟林峦霭中往往而见。冥搜西山得此形胜,乃剪荆棘开道场。安禄山为范阳节度时,有真应寺律师惠颙,袭卢遗迹,敷演宝藏,传续慈灯。预立石室,次于卢坟。
清凉寺,碑文乃范阳节度掌书记朝议大夫守国子司业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纳撰,大唐天宝八载十月十五日建寺。西有龙潭,灵物在焉祈祷之地。”该段文字说明,隋末唐初,卢师创建了“卢师寺”。卢师圆寂以后,安葬在卢师山。唐朝天宝八年(749年),惠颙重修了卢师寺。
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卢师寺,改称“大天源延圣寺”。明朝正统十一年(1446年)重修该寺,改称“清凉寺”,沿用至今。
杏花春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杏花春馆在雍正时期被称为杏花村,取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清明》中的意境建造,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
1.壶水成冰,形容寒冷。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研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元 杨维桢 《吴子夜四时歌》:“朝来玉壶冰,为君添衣裳。”
2.喻高洁清廉。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奉身玉壶冰,立朝朱丝弦。” 清 刘献廷 《赠别还灯和尚》诗:“仪范三坛云海月,禅心一片玉壶冰。”
3.酒名。宋 叶梦得 《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 清 吴伟业 《戏题士女图》诗之五:“四壁萧条酒数升, 锦江 新酿玉壶冰。”
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
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
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
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
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

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